拂菻(拂菻最早出现在哪本书里)
拂菻怎么读
1、拂菻的读音:fú lǐn 释义: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 拂的读音:fú、bì 汉字释义:[ fú ]拭,掸去。轻轻擦过。甩动,抖动。违背,不顺。[ bì ]古同“弼”,辅助。
2、——“拂菻”( Fúlǐn):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菻 má ◎ 古同“麻”。
3、菻,多音字,当读 lǐn 时,意思是:〔拂菻〕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菻,多音字,当读 má 时,意思古同“麻”。
4、菻是多音字,读音为:lǐn、má。[ lǐn ]:〔拂菻〕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 má ]:古同“麻”。麻,本义是一种茎皮纤维植物。由于将纤维麻弄成织布原料需要将麻纤维一根根的剥离出来,所以也引申为“纷乱”之义。
5、蒜的形近字: 菻 [lǐn]。“拂菻”( Fúlǐn):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拂菻:就是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
6、祘是算的本字,象算筹排布之形,是蒜的声旁,曾被列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简体字表》,读suàn。说文解字原文:明视以筭之。从二示。《逸周书》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读若筭。菻,读lǐn。⑴〔拂菻〕我国古代指东罗马帝国。⑵一种蒿类植物。
7、[ 菻 ] lǐn 〔拂菻〕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其他字义 [ 菻 ] má 古同“麻”。[ 瞤 ] rún (眼皮)跳动:“夫目瞤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肌肉)抽缩跳动:“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请问“拂菻”指的是下列哪一座城市()
拂菻国拂菻,就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东罗马帝国(亦即“拜占庭帝国 ”Byzantine Empire)拂菻的称谓。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基本上是继承自古罗马帝国,为环地中海地区,其核心区域在今天的土耳其小亚细亚及巴尔干半岛一带,首都拜占庭,16世纪被土耳其占领后改为今名伊斯坦布尔。《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
拂菻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
拂菻,这个历史名称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非与隋唐并行的概念,而是两个独立的历史时期。大秦,指的是古罗马帝国,《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都有提及拂菻;而拂菻则指的是后来的东罗马,即Byzantium,这是两个地理上和历史背景都不同的概念。
“拂菻”用指拜占庭帝国,在隋唐时期的典籍中最为明确,也最为频繁。这个名称可能源自“罗马”一词,经波斯和中亚语言进入汉语。330年以后兴起的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部帝国在对外关系中仍以“罗马”(Róm,Rüm)相称。
拂菻是古代中国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称呼。在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拂菻正是这一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拂菻一词最早出现在《魏书西域传》中,描述拂菻了其地理位置、特产以及与中国的交往情况。
经行记》、《隋书》、《旧唐书》等均作“拂菻”,各种异译都是伊兰语族的Frwm(粟特语作Frōm)、Purum(安息语作Prom)、Hrōm或Hrūm(中古波斯语)等的汉字对音。19世纪末在蒙古高原和硕柴达木地区发现的8世纪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中作Purum。学者们多方考定,以上各种叫法,都出自东罗马帝国的名称Rum。
古代罗马在汉代被汉人称作什么
1、所以,汉朝将罗马称为大秦,两种解释都很有道理。
2、大秦只是中国人对罗马人一个地区的译名。当时只是表示一个地区,后来就干脆用它代表整个帝国了,所以大秦这个称号就由此而来。
3、当然秦朝是由汉高祖刘邦推翻的,所以由后汉书来记载罗马帝国的相关事迹,并称呼之为大秦,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也许当时的大汉已经认知到了罗马的强大之处,喻之以大秦,将罗马当作了假想敌人也说不定。
4、而在当时汉人的官方记录中,他们把罗马帝国命名为大秦,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国家像消逝的秦朝一样强大,而且罗马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就是说当时的古罗马人,形象上跟中国秦朝人有接近和类似的地方,所以才用秦朝来比喻这个强大的帝国。
5、古罗马帝国在中国史书中被称为大秦。这个名称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古罗马的强盛国力和高度发达的文化与制度,使得汉朝人认为它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罗马人的体貌特征与汉人较为接近。因此,在《汉书》、《后汉书》等史书中,罗马帝国被赋予了“大秦”这一称谓。
6、虽讲汉语,但语音与当地汉人差异较大,卷舌音多,鼻音重等。村民们讲,祖先们传说这里曾住过黄毛番子,罗马人的后代曾有家谱,可惜在后来破四旧时被付之一炬。
7、汉军将这些罗马士兵带回中国,为了安置这批特殊的俘虏,汉元帝特地下诏在河西地区设立骊靬县(今甘肃省永昌县)。据《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而后世一些历史学也认为骊靬正是汉朝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从此,曾经失踪的罗马第一军团的后裔,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艹字头下面一个林读什么
菻 拼音拂菻: lǐn 笔画: 11 部首: 艹 五笔:基本解释[yunghugh]菻lǐn 〔拂菻〕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菻 má 古同“麻”。
● 菻 lǐn ㄌㄧㄣˇ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 蒿类植物。其它字义 ● 菻 ◎ 古同“麻”。
拼音:lǐn拂菻,má 简体部首:艹 解释:[lǐn]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 蒿类植物。[má] 古同“麻”。
菻 拼音:lǐn má 部首:艹拂菻,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拂菻;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8,总笔画:14 五笔86&98:ASSU 仓颉:TDD 笔顺编号:12212341234 四角号码:449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3FB 基本字义 --- ● 菻 lǐnㄌㄧㄣˇ ◎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 蒿类植物。
菻,多音字,当读 lǐn 时,意思是:〔拂菻〕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菻,多音字,当读 má 时,意思古同“麻”。
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林?是什么字?释义为何?谢谢。
1、菻 读音:[lǐn][má]部首:艹五笔:ASSU 释义:[lǐn]:〔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 [má]:古同“麻”。
2、——“拂菻”(Fúlǐn):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 菻 lǐn ㄌㄧㄣˇ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郑码:EFF,U:83FB,GBK:C848 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2341234 菻 má 古同“麻”。
3、菻 拼音:lǐn,má 简体部首:艹 解释:[lǐn]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 蒿类植物。[má] 古同“麻”。
4、菻 拼音:lǐn má 部首:艹,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8,总笔画:14 五笔86&98:ASSU 仓颉:TDD 笔顺编号:12212341234 四角号码:449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3FB 基本字义 --- ● 菻 lǐnㄌㄧㄣˇ ◎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 蒿类植物。
5、问题一:草字头,下面一个林念什么 有两个读音:[ lǐn ],[ má ] 。释义: [lǐn] :1)〔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2) 蒿类植物。 [má] :古同“麻”。
6、是“荆”字。荆是一个汉字,读音为jīng。有紫荆、牡荆、古代用荆枝条做的刑杖、荆山、姓氏等意思,荆是左右结构,部首为刂,总笔画数为9。【拼音】:jīng;【注音】:ㄐㄧㄥ。【简体部首】:刂,【部外笔画】:7,【总笔画】:9;【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6,【总笔画】:12。
7、mí (1)(2) 〔~芜〕古书上指芎藭(xiōng qióng)的苗。
拂菻是哪个国家的古称?
1、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拂菻,罗马帝国,特别是它统治下拂菻的东部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被称为“大秦”;由罗马帝国东部疆域演化而来拂菻的拜占庭帝国则更多地被称为“拂菻”,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继续沿用旧称“大秦”,或“大秦”“拂菻”并用。“拂菻”用指拜占庭帝国,在隋唐时期的典籍中最为明确,也最为频繁。
2、拂菻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拂菻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
3、拂菻,即东罗马帝国,汉、魏、晋时称“大秦”唐、宋时称“拂菻”。定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
4、拜占庭帝国(或写作拜占廷帝国;希腊语拂菻:Βυζαντιν αυτοκρατορα),又称东罗马帝国.拂菻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廷帝国的称谓。
5、拂菻国,就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东罗马帝国(亦即“拜占庭帝国 ”Byzantine Empire)的称谓。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基本上是继承自古罗马帝国,为环地中海地区,其核心区域在今天的土耳其小亚细亚及巴尔干半岛一带,首都拜占庭,16世纪被土耳其占领后改为今名伊斯坦布尔。《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
6、蒜的形近字拂菻: 菻 [lǐn]。“拂菻”( Fúlǐn):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拂菻:就是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
汉朝时期,拂菻是当时的哪个国家
1、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拂菻,罗马帝国,特别是它统治下拂菻的东部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被称为“大秦”拂菻;由罗马帝国东部疆域演化而来拂菻的拜占庭帝国则更多地被称为“拂菻”,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继续沿用旧称“大秦”,或“大秦”“拂菻”并用。“拂菻”用指拜占庭帝国,在隋唐时期的典籍中最为明确,也最为频繁。
2、汉朝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当时中亚、北亚人习称罗马帝国为‘秦’,因其国势强盛,文物、制度堪与中国媲美,故呼之为大秦。按新旧《唐书》记载,拂菻即古大秦,而拂菻通常被认为是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也被统称之为古罗马。
3、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4、其中拂菻是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大食是对阿拉伯的称呼,其中分白衣大食,绿衣大食和黑衣大食,分别指阿拉伯帝国的倭玛亚王朝,法蒂玛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波斯人叫安息,当然这一般是对帕提亚人的称呼,萨珊王朝不清楚,不过萨珊王朝的末代王子逃到唐帝国后当上了右武卫将军,当时的波斯萨珊和唐是友邦。
5、大秦“的全貌.大秦,非罗马,亦是罗马。大秦(Dacia)是 一带的古称,至公元101年时才在被罗马将军塔然亚诺征服,成为 的一部分。所以,在公元97年时意欲造访的确实是“大秦”,还不是 。《后汉书》上的记载可说是非常准确,但后人不明就理。
6、在中国史书上,一般认为称呼罗马为大秦,称呼后来的拜占廷为拂森。
7、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53年,罗马帝国作为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则延续至1453年。罗马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亦被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
东罗马古代叫啥???
1、拂菻,即东罗马帝国,汉、魏、晋时称“大秦”唐、宋时称“拂菻”。定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
2、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来的名字叫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与东罗马帝国有了接触,中国人称之为“大秦”,古书上也有“拂菻”、“拂懔”、“伏卢尼”的叫法。
3、又叫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实际始于八世纪)。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4、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有人称为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5、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有人称为拜占廷帝国,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东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武则天里的拂菻是什么?
拂菻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拂菻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拂菻的小亚细亚。
拂菻是古代中国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称呼。在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拂菻正是这一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拂菻一词最早出现在《魏书西域传》中,描述拂菻了其地理位置、特产以及与中国的交往情况。
所谓东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如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被史学界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古代也称之为“大秦”,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拂懔”,唐朝史书上称之为拂菻国。
拂菻国,也称大秦,是隋唐时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称呼。“底也伽”就是该国进贡给中国皇帝的。《旧唐书》这短短10个字,被学术界视为中国人服食含罂粟制品的最早文字记载,并被当成鸦片传入中国之始的证据。
经济方面 (1)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均田制、科举制等在当时的世界是最先进的,被日本、新罗等国家借鉴和仿效。(2)繁荣的经济通过频繁的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年,大食新任呼罗珊总督阿什拉本阿布达拉时,唐朝让中亚各国和大食国内的波斯人都反抗大食。唐朝让苏禄可汗出兵内外夹攻欲灭大食。苏禄率领的突骑施兵大获全胜,为唐朝收复了布哈拉城,康国、安国、石国及拔汗那的百姓与苏禄可汗一起围攻阿什拉本阿布达拉。
什么是珐琅?
1、珐琅基本是由水、玻璃和颜色组成。其本质是玻璃拂菻,也被称为珐琅瓷。它如同一层玻璃保护拂菻,具有防生锈、抗腐蚀的作用,是一种对于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材料。
2、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3、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珐琅:读音:fà láng 基本解释:涂料名。
4、珐琅基本解释: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如搪瓷、景泰蓝、广珐琅等均为珐琅制品。出处:《红楼梦》第五三回:“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
5、珐琅指的是: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6、珐琅读音是:fà láng。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
7、珐琅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珐琅就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是什么意思
珐琅的解释[enamel] 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 经过 烧制,能形成 不同 颜色 的釉质表面 详细解释 见“ 珐琅 ”。 亦作“ 珐琅 ”。亦作“珐琅”。
珐琅读音是:fà láng。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
珐琅是覆盖于金属表面的不透明的玻璃质材料。珐琅 fà láng 引证解释:⒈见“珐琅”。亦作“珐琅”。亦作“珐琅”。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用它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
珐琅的意思是涂料名,又称“搪瓷”。珐琅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珐琅的词语解释是:珐琅fàláng。(1)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拼音是:fàláng。结构是:珐(左右结构)琅(左右结构)。注音是:ㄈㄚ_ㄌㄤ_。
蒜的形近字有哪些
1、蒜拂菻的形近字有拂菻:祘、菻、茾等。祘 suàn 同“算”。象算筹排布之形拂菻,是蒜的声旁拂菻,曾被列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简体字表》菻 lǐn/má 是蒿类植物。【拂菻】名,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菻读作má时,古同“麻”。
2、ㄌㄧㄣˇ 〔拂~〕古时指东罗马帝国。蒿类植物。郑码拂菻:EFF,U:83FB,GBK:C848 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2341234 菻 má 古同“麻”。祘 suàn 同“算”。
3、蒜的形近字:菻 [lǐn](1)〈文〉名 蒿类植物。(2)【拂菻】名 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祘 [suàn]”祘“同“算”赫 [hè]赫,属于左右结构汉字,赫泛指红色:“赫如渥赭”。基本字义是明显,显著,盛大的意思,如:显赫、喧赫、赫奕、赫烜。也有发怒的意思:赫咤、赫怒、赫然。
4、蒜的形近字有祘、菻两个。形近字是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祘是算的本字,象算筹排布之形,是蒜的声旁,曾被列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简体字表》,读suàn。说文解字原文:明视以筭之。从二示。《逸周书》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
5、您好!蒜的形近字有祘、菻、茾等。蒜的形近字指的是与蒜字字形相近的汉字,这些汉字可能与蒜字的笔画、结构、笔画顺序等相似。由于汉字数量庞大,因此蒜的形近字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其中一些常见的形近字。
6、蒜的形近字: _ [lǐn]。“拂_”( Fúlǐn):我国古代称东罗马帝国。拂_:就是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_。
这把折扇叫什么
1、带刀的折扇通常叫做宝剑折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这把刀不仅能够装饰,而且还具备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在挥动折扇时起到防护的作用。
2、圆扇,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3、折扇 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4、您好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的不同,这些折扇命名也不一样。扇骨多而轻细的,叫春扇或者秋扇。以香料涂沫扇面的,叫香扇。
5、这不就是折扇吗?最普通的男款折扇,纸质折扇。
评论
古城白衣少年殇
回复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汉朝时期,拂菻是当时的哪个国家1、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拂菻,罗马帝国,特别是它统治下拂菻的东部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被称为“大秦”
隐形的鸡翅膀
回复质是玻璃拂菻,也被称为珐琅瓷。它如同一层玻璃保护拂菻,具有防生锈、抗腐蚀的作用,是一种对于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材料。2、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3、珐琅,又称